不忘初心铭历史,时代交通奏强音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金寨县交通运输局 发布时间:2024-09-03 08:16
字号:

2024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9周年纪念日。金寨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在革命年代,数万金寨儿女勇往直前,为国捐躯;和平年代,无数先锋涌现,他们以交通建设为笔,绘就乡村振兴画卷,再立新功。

烽火岁月,古道筑梦,铭刻抗战痕。金寨县作为安徽省抗日战争的枢纽,不仅是军事指挥的中心,也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践的沃土,更是新四军四支队东进的起点。这一时期,交通建设尤为关键。为了抗战的胜利,金寨人民不畏艰难,1938年底修筑了金家寨至流波的六立路,打通了六安至金寨的交通要道。史河航道上,有300多对毛排穿梭往来,为前线输送着宝贵的物资。1943年,“江声”“江风”号两对客运竹筏在金家寨和叶集之间载客运营,同年金家寨飞机场用于军用。当年的古道与航道,如今已化作历史的印记,铭刻在金寨的大地上,诉说着那段不朽的抗战传奇。

春风化雨,新途铺展,见证改革春。“出门盘山羊肠道,过往长河独木桥。”这句民谣反映的是从前金寨县落后的交通状况。当时,金寨人民的生产生活必需品要靠人挑肩扛和史河、西淠河的毛排运输。改革开放初期,先后共修建县内325公里的8条干线公路,初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的8字形双循环山区公路网。县城至七个区及部分乡镇,开通了客运班车,设立汽车分站10处、代办站7处,沿途另设有停靠站、招手站35处,极大方便了山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金寨的物资长途运输,全部汽车化,彻底结束了几千年来人力挑运扛运的历史,交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

盛世华章,路网纵横,织就连天锦。步入新时代的快车道,金寨县在国家、省、市交通运输部门支持下,以“交通+N”为策略,发挥交通先导作用,致力于打造脱贫致富“产业路”、富民兴县“旅游路”、惠民利民“幸福路”、乡村振兴“云端路”。期间,相继建成了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中国红岭公路等多条交通要道,构建了“内联外通、环境优美、绿色出行”的交通网络。“十四五”以来,全县累计建设改造农村公路439公里、加固改造公路危桥84座、完善生命安全防护677公里、实施公路养护工程592公里、修复治理边沟62137米,极大地提升了农村地区公路通行保障能力。

时光荏苒,老区不老,青春正好!在抗战精神和大别山精神的激励下,金寨交通正发挥贯通城乡、内联外接、互联互通的经济脉络和文明纽带作用。它将金寨县的资源禀赋化“劣势”为优势,把“山货”变“尖货”,让越来越多的“土特产”金字招牌走出大山,推动金寨县全域旅游发展。这不仅是对历史的传承,更是对未来的开拓,为建设现代化、美丽、幸福的金寨贡献着坚实的交通力量。(彭瑞琦)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