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通运输部门活用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政策助企纾困发展

浏览次数:254信息来源:市运管处发布时间:2022-10-13 10:04
字号:

国务院出台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政策以来,我市积极落实政策要求,强化配套措施,市交通运输部门活用政策,主动作为,加强服务,已协助落实物流企业贷款资金1266万元。一是吃透政策、广泛宣传推广。深入学习研究交通物流再贷款政策要求,通过门户网站、会议座谈、助企纾困走访调研等方式,向全市交通物流企业广泛宣传,积极动员意向企业申报运用。进一步畅通协调服务渠道,充分利用全市24小时保通保畅服务热线电话,全力保障来电受理、转派、协调联动、回访等各环节衔接流畅、快速运转,随时掌握企业急切诉求,致力第一时间为其排忧解难。截至目前共接听电话1157件,协调解决事项总数580件。其中为“白名单”企业回应咨询电话577件,解答清楚明白;协调解决物流通行问题257件,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二是用活政策、主动对接服务。建立71家交通运输行业“白名单”企业,一企一对接,主动跟踪服务,协助完成《中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注册,实现对中小微企业线上全流程金融服务,积极协调对接金融机构申报交通物流专项贷款政策,帮助15家交通物流企业成功申报贷款1266万元,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三是配套政策、助企脱困向繁。出台《六安市疫情防控期间物流运输行业与抗疫保供重点企业补贴资金实施细则》,给予疫情防控期间承担重点企业生产物资运输的货运企业、抗疫保供重点企业、执行政府指令承担应急运输保障任务的企业、医疗废弃物运输处置的企业,以及运输重点企业生产物资的驾驶员、执行政府指令运送隔离转运人员、承担应急运输保障任务的驾驶员进行补贴,促进企业加速恢复发展。完成疫情防控期间22家运输企业、189名驾驶员155.43万元补贴资金发放;应急保障车队出租车、客车、货车车辆105.5万元运营补贴资金发放,减免租赁市出租车管理所运输企业租金2.4万元,累计落实纾困政策补贴资金 263.33 万元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政策惠及面不够广泛。目前,全市共有营业道路货运企业(个人)13477户,其中,拥有5辆车以上货运企业658家,持有货运资格证六安籍从业人员约5万人,呈现“多、小、散、弱”特点,以中小私营企业为主,经营范围多在浙江、江苏、上海等外地运输,流动范围广泛。此类经营者群体多为个体经营,因油价持续上涨,货运成本上升,盈利压力加大,经营风险较高,担心贷款成本及后续还款压力,对物流专项贷款需求欲望不强;政策兑现便捷度不高。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申请需提供融资抵押物,我市交通物流企业主要以个体户为主,采取挂靠经营模式,固定资产少,可用于办理融资的抵(质)押物少,影响经营者贷款的积极性,经营者自身条件不符合贷款要求且经营者更希望得到的是免息贷款;配套政策诉求强烈通过调研发现,我市多数货运司机均反映目前高速公路通行收费高问题,约占货运物流企业运输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中叶集区汇丰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反映,在一趟100公里的运程中,需要的运输总成本大概为600元,安徽省高速收费标准为每公里2.2元,一次运输来回需缴纳道路通行费就需要220元。虽然目前部分高速公路开展分时段差异化收费试点,但是覆盖面不广,降本力度不够。

    对策建议:一是完善协调机制。建立银行金融机构与交通运输部门联动机制,协同获取业务办理需要的货运企业和从业货车司机资质资格、车辆行驶轨迹、电子运单、交通执法等关键信息,做好企业资质检验,全力做好金融服务,有效满足群体的融资需求。针对在融资过程中往往存在抵押物不足的问题,推动银行机构开通“绿色通道”,优化信贷审批流程,提供灵活便捷金融服务。对于因疫情影响偿还贷款暂时困难的运输物流企业和货车司机,按市场化原则给予贷款展期和续贷安排;二是畅通政策兑现。多种渠道加强政策宣传,设置专业解读通道,通过扫描二维码,快速查询和联系金融机构,确保政策精准直达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实现政策应享尽享。对有贷款需求的普通货运企业、快递物流企业全面展开排查摸底。三是加大配套支持。在货运通行费、燃油费等方面予以倾斜,给予适当补助,降低交通物流企业运营成本,缓解经营压力,加快推动物流业健康稳定发展。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