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推进:六安市“四路”同建,交通强国强力支撑乡村振兴
2020年以来,六安市抢抓交通强国支撑乡村振兴试点单位机遇,产业路、幸福路、美丽路、城乡联通路“四路”同建,全市交通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拓展,农村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服务能力、交通运输服务品质进一步提升,高质量发展体系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政策制度平稳过渡、有效衔接,交通运输支撑和保障乡村全面振兴成效显著。2021年4月六安市交通运输局被交通部授予“全国交通运输系统脱贫攻坚成绩突出集体”;2022年1月六安市被授予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市;舒城县、金寨县先后被评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霍山县被评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全力建设产业路。围绕融入合肥都市圈,加快推进合六交通一体化,S329合六南通道六安段2022年5月全线通车,G312合六路快速化改造一期工程、G237金安马头至舒城万佛湖段(金舒大道)一期工程预计2022年底主线贯通,2023年6月完工。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境内骨架路网畅通路,S325长集至马头段2022年9月建成通车,S244罗岗至分路口段预计2022年底全线贯通,开工建设S245霍邱城关至合霍阜高速公路连接线段改建工程。围绕六安“一谷一带”规划,实施绿色产业发展路,开工建设单王至彭塔至冯瓴至临淮岗产业路,已建成的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连接了天堂寨、万佛湖、天柱山3个5A景区,串联了大别山主峰景区等3个4A级风景区、陡沙河温泉小镇等特色村镇,沿途从事旅游的民宿、茶谷小院、农家乐150余家,床位2000张,餐桌500桌,可日接待游客近万人。
强力实施幸福路。路在岭上走、车在画里行、人在景中游、富在桃农家。金安区横塘岗乡缸窑村卢承勇经营1500亩的桃园,年产30万斤鲜桃。“以前路面窄大货车进不来,要雇农用车把桃子拉到十几里外换装大货车,两次倒腾,桃子破损,损失很大。现在路修通了,延伸到每一片桃园深处,大货车能直进直出,仅此一项每年就增收4万多元。”2020年以来,六安市投入36亿元,实施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950公里,提质改造工程1291公里,危桥改造186座,生命安全防护工程2574公里,实现了所有建制村、20户以上较大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户户通硬化路比例达到87%。
奋力治理美丽路。围绕创建“品质公路”“美丽公路”示范项目建设,实现通行畅、环境美。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公路路长制管理体系,全面建立乡村道路专管员制度,推进路长片区管理,细化各级路长及办公室工作职责和主要任务,招聘招募道路专管员2868名,乡村道路专管员覆盖率达100%。积极引进第三方专业养护公司,我市金寨县、舒城县、叶集区将农村公路与国省干线公路统一打包,一次性承包给第三方公司,有效解决人员设备不足的问题,农村公路养护水平显著提高。2019-2021年,我市优良中等路率占比分别为97.1%、99.1%、100%,截止2021年底,全市农村公路列养列达100%。优良中等路率占比分别为99.2%、100%、100%,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金寨县X324梅汤路获评2020年度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榜首,X316南汤路获得2020年度全省“十大最美农村路”,金安区椿祝路、裕安区左西路等4条获评“安徽省农村公路品质示范路”,全市农村公路畅安舒美环境持续改善。
四是统筹推进城乡联通路。对霍山县太平畈乡洪峰村的余方祥,703线公交车是他和病友的“生命线”。余方祥身患尿毒症已有5年多时间,每周一、三、五都得去县医院做透析。“703线开通前,只能是开车或者包车去医院。”余方祥说,自己开车去,身体吃不消;包车去,一来一回要好几百块,“现在好了,坐上公交车,人不累不说,往返车票还只要20块钱。”六安市7个县区、130个乡镇、1806个建制村均开通了公交车,建成了以市区、县城公交为主体、乡镇公交为骨架、乡村公交为末梢的连通城镇、覆盖行政村、居民集中居住点的市县(区)乡村四级全域公交网络体系。现在不仅“出门水泥路,抬腿上公交”,而且建成了县、乡、村级三级物流体系,“交邮快”试点效果显著,乡镇快递网点、行政村直接通邮全覆盖,实现了“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快递进村”。2021年度,全市所有县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在省厅安排的第三方评估中,全部达到“5A”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