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交通运输局2024年降本减负工作总结

浏览次数:276信息来源:市交通局发布时间:2024-12-02 16:55
字号:

今年以来,为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市减轻企业负担工作部署,我局聚焦企业发展难点、堵点、痛点,立足行业实际,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提振市场信心,激发企业活力,取得了积极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要素保障,落实结构性降本

2024年度交通工程计划投资81.68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75.2亿元,占比91.74%。G3611宁信高速寿颖段建成通车;和襄高速主体工程已全部开工,已完成土石量约5424.8万方(完成设计比例93.2%);主线桥梁完成桩基9178根(完成设计比例98.9%),完成墩柱4825根(完成设计比例83.3%);隧道开工7座,隧道开挖11815.6米(完成设计比例79.3%),完成隧道二衬10153.4米(完成设计比例67.7%)。临建工程:全线工地试验室已投入使用,全线砼拌合站、钢筋加工厂均已投产;全线预制梁场均已动工建设,已建成18座,完成预制梁板数量6972片(完成设计比例47.7%),安装4714片(完成设计比例32%)。在建国省干线公路项目7个,已完成交工验收项目4个【金寨县S447古碑至大湾段、S251古碑至黄集段、霍山县S333宋家河段、金寨县S245全军沙河店段】,G529叶集段计划12月份交工。3个超长期国债项目均能实现年内开工目标。农村公路提质改造443.762公里,危桥改造73座,安全防护工程384.109公里。临准岗复线船闸已完成船闸主体和上下游引航道交工验收,计划2024年12月试通航,项目投入使用后,2000吨级船舶可直达周集作业区,较现状可缩短陆路运输距离40km左右。

(二)兑现惠企政策,落实政策性降本

严格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切实降低冷鲜猪肉等鲜活农产品运输成本。全市境内高速收费站落实“绿色通道”车辆66466台次,免除通行费用2047万元。争取国家、部、省各类补贴资金共计52242.82万元,发放车船报废拆解补贴资金1189.44万元,新能源公交车更新补贴资金720.87万元;兑现农村客运补贴和城市交通发展奖励资金8206.9万元。推行全省交通执法轻微免罚、承诺轻罚制度,截至目前,轻微免罚173条、承诺轻罚39条,减免罚款共计41.19万元。

(三)优化物流管理,落实管理性降本

一是持续攻坚多式联运工作实施“六安市公铁水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培育多式联运线路3条、联运中心2个,推动霍邱钢铁、叶集进口木材公路运距缩短,运输效益有效提升1-9月份公路货运量13659万吨、周转量1787767万吨,同比增长1.82%、0.77%;水路货运量8584万吨、周转量为5515635万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10.72%、12.31%。港口吞吐量388.99万吨,其中出口360.9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6.78%、18.88%】。

二是深入推动客货邮融合发展。截至目前,累计建成县乡村三级客货邮站点598个【县级站点4个、乡镇级站点66个、村级站点528个】,其中,10月底前已运营乡镇级站点60个,超序时完成民生实事任务年度目标,完成率达100%。开通“客货邮”合作线路75条,通过客货邮业务运送的邮件快件数量超483万件,投入代运邮件快件客车和公交车100辆。

(四)扩大服务举措,落实服务性降本

一是提升政务服务质效。整合交通综合窗口,实现政务服务“只进一扇门”;根据“全省一单”要求,规范办事流程;推行“一网通办”“跨省通办”、电子证照共享互认等“智慧政务”办事更加便捷;推行“告知承诺+容缺受理”审批服务模式,审批更加便捷;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关于“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部署,进一步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政务服务已经办理17034件。

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首席服务员”“千名干部联万企”等制度,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激发市场活力;依托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和“接诉即办”机制,推进企业和群众诉求“一线应答”;承接第二批自贸区改革试点涉及交通运输领域成功经验,实现“借鸡生蛋”;推行惠民便企政策,进一步让利市场,恢复市场活力。累计帮扶困难企业50家,落实帮扶举措71条;走访帮扶企业110人次,收集问题2条,现场解决1条,向上反映1条;办理12328热线工单33652件,12345等各类网上平台交办事项2577件,市营商办交办单1件,全部按期办结。

三是加快建设“司机之家”。积极响应交通运输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关心关爱卡车司机群体,服务民生,体现担当”的号召,倾心打造民生关爱工程。裕安区汪家行养护工区“司机之家”、市传化信实公路港“司机之家”、霍邱县长集镇交通服务站“司机之家”、霍邱县新店镇交通服务站“司机之家”、霍邱县曹庙镇交通服务站“司机之家”等5处“司机之家”均顺利通过验收,为广大货运司机朋友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停车、休息、餐饮等基本服务。

四是扎实推进民生实事工作。在适老化无障碍交通出行服务扩面提质增效工作方面,共完成25座公交站台适老化改造任务,公交线路1条。在道路运输电子证照办理使用服务工作方面,积极推进11项道路运输电子证照应用,共办理事项37657件。在道路客运电子客票全覆盖工作方面,全市7个二级以上汽车客运站全部实现道路客运电子客票全覆盖。在新业态出行服务质量提升方面,极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全市取得网约车经营许可的平台公司37家,实际在营公司10家、网约车2824辆,已注册网约车驾驶员2628名。网约车“双证”合规率达90%,居全省第3。

二、存在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能级较低。如:我市水运航道总长824.6公里,但因航道等级低问题,可用里程只有101.1公里,导致各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不畅通,多式联运等现代化手段还没有充分应用,导致公路货运主导地位突出,综合立体网络建设滞后。

二是运输结构有待完善。多式联运示范项目正在推进中,暂时发挥多式联运降低运输成本的效果尚不明显。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打造优质温馨的服务环境。以“小窗口”服务“大民生”,做好交通民生服务保障,持续推进民生实事工作。大力抓好各项惠企减负政策的落实,细化工作举措,加大宣贯力度,强化监督检查,确保企业应享尽享,提升企业获得感。

二是打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全面落实深化市场准入改革部署,向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开放场景资源;严格规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标准规则,维护公平竞争的运输市场秩序。

三是打造公开透明的法治环境。继续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扎实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进一步筛查本部门失信行为,兑现市场主体减负政策落实落地。

四是打造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科学、合理推进周集综合码头和进港路改扩建工程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优化运输结构;持续推进多式联运工程创建工作,提升交通物流发展水平,以交通“无梗阻”促企业“快发展”。

 

 

                                                     六安市交通运输局

                                                      2024年11月18日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