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助力货运治超提质增效

浏览次数:162 信息来源:市交通执法支队 发布时间:2025-07-08 16:26
字号:

治超非现场执法是公路治超由传统方式向现代化、智能化、科技化执法的一个有益探索,是现有治超手段的有效补充。六安市交通执法支队一直将科技治超作为推进治超工作的重要抓手,始终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原则,结合全市道路货运实际,推进治超工作精准化、信息化、智能化、人性化,确保治超工作常态长效。

把“软数据”变成“硬道理”。根据非现场执法工作流程,安排专人及时建立非现场违法车辆数据,结合违法车籍、所属企业、车辆年审状况等信息进行全面核查,分门别类逐一登记,通过安徽省部省共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及时立案,“锁定”违法车辆,第一时间通知车辆所属企业法人,使“软数据”成为违法必究的“硬道理”。

把“人海战”变成“智能跑”。非现场执法设备配备了高清晰车牌识别器、照相机和爆闪设备,全天候24小时自动检测车辆轴数、重量等信息,并实时传输至执法平台,既扩大执法覆盖面,又提高了现场精准高效执法。同时,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平台,打破部门间信息壁垒,实现交通、交警等部门之间的数据实时共享和交互,充分发挥科技信息综效率,避免以往执法人员“大海捞针”似的盲目巡找违法车辆,大大降低执法成本,提高精准执法。

把“等你来”变成“找上门”。组织执法人员走进货运源头企业加强日常帮扶指导,建立健全台账,引导企业与货运司机签订《不超限超载安全运输安全承诺书》,进一步规范源头企业的合法运输,确保企业严格按标规范装载。督促企业安装称重联网设备,实现对货运源头装载情况的实时在线监控。同时,通过电话、微信、短信和路警联合宣传等形式开展常态化普法宣教,帮助企业和从业人员人员切实增强安全意识、法治意识,自觉依法安全运输。据统计,今年以来,共走访源头企业100余家,通过非现场执法查处货车超限超载违法车辆479台。

全天候科技监管,是精准高效执法的有力支撑。下一步,六安市交通执法支队立足现有实际,以治超信息指挥调度中心为依托,充分运用省治超信息管理平台,结合路面非现场执法设备、电子围栏等科技信息手段,深化交通、公安交警等部门间科技信息共享举措,聚力提升科技治超水平,共同实现零事故、保安全、保畅通目标。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