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在肩,战“疫”有我

安区交通运输局木厂交管所战“疫”纪实

浏览次数:1202 信息来源:金安区交通局 发布时间:2022-04-26 10:13
字号:

三年抗疫,三载艰辛。在这场没有旁观者的全民战“疫”中,木厂交管所练就出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每名同志都是战士,全力奋战、休戚与共,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躬身努力、无畏逆行,全力投入疫情防控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交通人的责任和担当。

今年元月中旬以来,按照上级要求,在六安北G40高速成立疫情防控监测点,三月底又增加国道G237疫情监测点,木厂交管所全体同志,主动请缨,分赴卡口,日夜坚守,勇毅战“疫”,用责任和担当,奏响了一曲抗疫战歌。

张武,木厂交管所党支部书记、所长,有着近二十年党龄的老党员。从2020年初值守白洋铺卡点,到2021年5.13守护六安北大门,2022年元月中旬直至4月初疫情暴发全城静默,他始终在战疫一线,带领全所同志,一天无休坚守六安北高速和马头检测点,保护城市的第一道关卡。三年的疫情防控,三年的坚定守护。去年5月中旬,张武接到紧急任务,全全负责六安北高速疫情检测卡点的筹备和运行工作,他紧急召开卡点值守和物资保障专题会议,精心谋划,周密组织,从集装箱调运、防疫宣传到人员排班、后勤保障,他都要事无巨细考虑周全,压力大到焦虑失眠。为了保证卡点设置迅速完工,他日以继夜、不眠不休,快速筹备解决了帐篷、饮水、就餐、防护设施、消毒用具、驻点休息等问题。2022年1月17日,六安北疫情防控卡点再次设置,他最先率领所里十几名同事参与值班值守,并负责统筹安排各部门之间的工作。遇到棘手问题,他就多方奔走、各处协调,一天下来,上百个电话和信息,无暇喝水,声音嘶哑,几不能言。每当接到新的防控工作要求,他都会连夜赶到卡点,向当班人员及时传达,确保市、区两级应急指挥部交办的抗疫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城市静态管理以来,他不分昼夜,坚守阵地,住在单位,吃在卡点,盒饭和泡面是标配,日日如此,从无怨言。他对高速和马头卡点查验出来的黄码、带星号人员高度重视,提醒登记人员及时推送,一句句的反复叮嘱,从早到晚,不厌其烦,成了他每天的战“疫”必修课。面对少数有抵触情绪不配合查验的驾乘人员,他总是耐心细致地作好解释宣传工作,使其真正了解到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以及违反政策的严重后果,将矛盾逐一化解在萌芽状态,在当好“守门员”的同时,确保维稳工作不出任何差错。日常工作中,他也经常前往驾校、冷链物流、邮政快递等开展疫情防控检查。他还总是鼓励孩子,利用寒暑假参加社区和学校的志愿者服务。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带领全所同志,用行动诠释着使命与责任,当好人民群众的勤务兵和服务员。

杨明朝,中共党员,木厂交管所副所长,2021年5月参与密接人员转运工作,成功转运三百多人次。2022年初,负责疫区车辆消杀工作。4月2日,在六安G40高速核酸采集点对外籍车辆驾驶员初筛阳性后,他立即行动,带领消杀组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对车辆进行全面消毒,及时引导从中高风险地区来皖车辆停放、安排部署驾乘人员转运工作。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恰逢他女儿人生中的一个分水岭——即将中考。作为父亲,不能陪伴左右,只能在电话和信息中给她鼓励和安慰。七十多岁老母亲独自居住,作为儿子,自疫情暴发以来,没有时间回去看一眼,更无法膝前尽孝,心中感到非常惭愧。“因为,我是一名党员,必须战斗一线,全力抗疫,守护更多家庭的平安,打好这场疫情阻击战,当好一名合格的交通人,才能无愧我身上的执法制服!”

徐明胜,中共党员,木厂交管所副所长。疫情发生以来,全家积极响应号召,无惧风险,“疫”无反顾地投入到全区疫情防控中,在各自战线上担当作为,勇毅逆行,体现了党员干部的优秀素养。徐明胜全面负责金安区与淮南市交界处马头卡口的值班值守工作。“您好!请配合测量体温。麻烦出示您的身份证件。请问您是从哪里出发?近期有没有去过上海?”日复一日,连续20多天,日夜坚守,未进家门,吃住均在卡点。他本人患有高血压、高血糖等疾病,但大“疫”当前,他义无反顾,坚守阵地。徐凡是家中唯一的女儿,刚毕业就职于裕安区法院。疫情发生后,巾帼不让须眉的她,主动请缨当起志愿者,彻夜坚守在值勤点。娇小的身材在小区内各单元楼间配送物资,为大白充当助手,测量体温、扫码登记…….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一名普通干警的责任与担当。爱人鲍毓也积极作为,主动报名参加小区的抗疫志愿者,“请依次排好队、间隔一米线......”日日奋战到深夜。一家三口,不同阵地,奋勇战“疫”,全力以赴当好守护卡点的战斗员、维护秩序的劝导员、居民生活的服务员和特殊群体的联络员。

周红,中共党员,副中队长,今年元月份以来,一直在高速和马头疫情防控卡口值班,家中一双儿女无暇照顾,全身投入到抗疫工作中,一干就是好几个月。四月份家中小区被封,他又主动做起志愿者,穿上防护服为小区业主服务。不同岗位,初心不变,热血担当,冲锋在前,疫情不退,绝不收兵。

李跃权,中共党员,所工会主席,始终冲锋在抗疫最前线。自静态管控以来,一直无暇回家,孩子面临中考,压力很大,需要关爱。但他舍小家顾大家,义无反顾,每日穿梭在单位和卡点之间,不但要值班值守,还负责G40高速和G237马头疫情卡点物资配发工作。口罩、防护服、面罩、手套清点交接,12小时一个班组,每个班他都要到现场亲力亲为。孩子已经连续多日没有见到爸爸,而李跃权的父亲又身患疾病,病情始终不稳定。父亲望着他眼神中满含不舍,却依然告诉他,“你是一名党员,一名退役军人,参加疫情防控就是你的职责,我一个在医院能行!”。李跃权当时应下了父亲的嘱托,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一心扑到抗疫情工作中。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自古忠孝两难全。李跃权用实际行动作出了最好的注解,使命在肩,勇挑重担,无私奉献,一往无前。

“师傅您好,请扫描健康码和行程码......问您从哪里来?麻烦出示一下您的核酸检测证明和通行证......请您下车,带着身份证做登记并进行双检......”这样的引导,木厂交管所宗志刚、尹华山、瞿光明、蒯多龙等几位同志,每天都要重复无数遍。车流大的时候,执法人员用嗓过度,声音沙哑,吃饭、喝水都挤不出时间,但每个人都无怨无悔,用行动践行着入党时许下的铮铮誓言。 烈日下、大雨中、夜幕里,都有他们的坚定身影。二月六日夜,暴雪突袭皋城,当班人员顶风冒雪,认真做好监测排查登记工作,全力以赴确保疫情防控万无一失,正在六安北高速值守的木厂交管所高晓全和段文全两位同志正在紧张忙碌,逢车必查,人人检测,不放过任何一台来自高风险地区的车辆。凌晨三点的高速路口,漫天飞雪,寒风刺骨,灯火通明,车辆川流,长时间的室外作业和雪水侵袭,使他们手脚冰冻、麻木刺痛,但却无人退缩、毫不松懈。趁着检查间隙,他们又忙着清理集装箱和帐篷上堆积的厚厚积雪,防止压塌,排除隐患。老同志发扬“传帮带”精神,年轻同志更加勇往直前,王传宗就是其中一员。静态管理后就一直吃住在单位,搬运物资、临时顶岗、接送上下班同事是常态,中午、晚间休息时间还坚持到一线卡点顶班,换同事们休息。哪里需要哪里就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虽然还未入党,但他一直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积极向组织靠拢,争取早日入党,实现心愿。

杨明球、陈宗清两位同志也是老党员,疫情暴发第一时间,就向所党支部表决心:“我是一名党员,就应该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坚决做到‘不漏一车、不漏一人’,守好六安北大门安全防线!”今年除夕之夜,杨明球同志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让其他同志回家过年,自觉坚守一线,紧盯六安北高速卡口,不放过任何一张来自高风险地区的车辆,一守就是一整夜。一名年近五旬的老党员,在冰天雪地的寒冬里,在万家团圆的除夕夜,在为民服务的岗位上,尽心尽力值守,默默无闻奉献,守护着我们这座城市疫霾之下的和谐安宁和万家灯火的幸福团圆,以这种特殊的“守岁”方式,演绎了别样的“年味”。

今年四月二日,杨明球、陈宗清在高速值班中首次发现核酸检测呈阳性病例,患者被立即隔离,及时避免了疫情扩散。他们也因为是密接者,被集中隔离14加7天。正是源于工作的细致认真,才牢牢守住我们城市的北大门,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此处硝烟虽无影,战地黄花分外香!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区交通运输局木厂交管所全体职工干部闻令而动,全力以赴,根据局党组安排,积极奔赴各个卡点,不分昼夜“连轴转”,第一时间进入应急状态。其中,既有老同志一如既往、无私无畏,也有年轻同志逆流而上、勇于担当,他们冲锋在前、众志成城,始终让党旗在交通抗疫一线高高飘扬,共同筑起一道不可逾越的防疫屏障。(张武)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