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路新生
——金寨仙长路解锁乡村振兴“交通密码”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沙河乡仙长路上,满载农产品的货车驶向城镇,载着游客的公交驶入乡村,一幅“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正在皖西大地徐徐展开。
从“行路难”到“百业兴”,畅通城乡经济微循环
“原先的水泥路年限久了,破损严重,骑车颠得很,也不安全,再加上去年下暴雨,这条路被毁得不能看,今年初听讲要开始修,没想到这么快就修好了,铺上了沥青混凝土,又美观又舒适,真好啊!”楼房村的村民提起新修的仙长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4月底,金寨县交通运输局启动X231仙长路楼房村下湾至界岭段道路升级改造工程,该项目起点位于罗坪村,途径罗坪、公兴、大地坪、竹林、楼房村5个村庄,止于楼房村下湾皖鄂交界处界岭,全长6.197公里,总投资约900万元。
“截至目前,X231仙长路项目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作业已完成,较原计划提前了半个月,道路绿化、交通安全设施安装等收尾工作正有序推进,完成总体形象进度95%,计划7月底全面完工。”X231仙长路楼房村下湾至界岭段道路升级改造工程项目负责人介绍道。
作为省交通运输厅2025年农村公路提质改造项目,即将竣工的X231仙长路升级改造工程所带来的乘数效应不可估量。这条蜿蜒于大别山腹地的民生动脉,不仅将使行车时间大幅缩短、通行效率显著提升,更将唤醒沿线的乡村经济——沙河乡的灵芝产业将迎来全新发展机遇,红色旅游资源将焕发新生,沿线特色农产品将更快走出大山。
从“粗放管”到“精细护”,构建长效管养新体系
针对国省干线公路管养路段长、巡查任务重、管理难度大的特点,金寨县交通运输局始终以“路网高质量、出行高品质、发展可持续”为目标,推动养护工作从“做基本”向“优服务”跃升,创新推行“执法+养护”联勤联动模式,将3个执法中队与3个应急保障工作站合署办公,通过“分区包片”“一站一长”实现公路管养从“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转变。
2024年全市养护擂台赛,金寨县交通运输局蝉联了前三个季度擂台赛擂主,最终荣获2024年度小组擂主;2025年第一季度,再度夺得全市养护擂台赛小组擂主。掀起了公路养护新热潮,农村公路优良路率提升至92%,公路沿线环境面貌全面改善,群众出行品质实现质的飞跃。
根据2025年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计划,对X231仙长路实施预防性养护,起于仙桃村(K0+000),止于楼房村(K19+175),实施里程19.175公里。路基宽度7~8米,路面宽度6~7米,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建设内容为路面纵、横缝灌缝处治。工程实施后,将有效提高路基稳定和路面抗灾能力,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奠定坚实的交通基础。同时通过长效管养机制,确保公路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持续发挥其经济社会效益。
从“希望路”到“示范路”,铺就乡村振兴幸福途
X231仙长路楼房村下湾至界岭段道路升级改造工程自4月启动以来,面对梅雨季连续降雨施工难题,在金寨县交通运输局的统筹调度下,各参建单位通力协作,通过精细化管理、科学施工组织,有效克服困难,确保工程稳步推进。这条承载着老区人民希望的民生之路,正在向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工程稳步迈进。
近年来,金寨县交通运输局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发展。通过完善政策体系、拓宽资金渠道、强化养护管理、优化运营服务等系统性举措,成功突破山区县交通发展瓶颈,推动农村公路实现从“通达通畅”到“美丽致富”的华丽转身。其中,2022年3月实施的X231仙长路(沙斑路口至楼房村段)升级改造工程,于2024年入选全国“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成为金寨县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升级改造后的仙长路,不仅是连接城乡的交通动脉,更成为盘活山区资源、畅通经济循环的“金纽带”,引领着沿线群众在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