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23年全市交通运输行政审批服务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县区交通运输局,局直相关单位、局机关相关科室:
现将《2023年全市交通运输“放管服”改革暨行政审批服务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六安市交通运输局
2023年3月7日
2023年全市交通运输行政审批服务工作要点
2023年全市交通运输行政审批服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和省厅有关“放管服”改革决策部署,聚焦“一改两为五做到五提升”相关要求,以打造一流交通营商环境为目标,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为主线,努力实现“五个更”目标,全面提升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六安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
一、主要任务
(一)致力办事成本更低,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1.做好审批事项下放承接工作。主动抓好国务院及省政府下放事项的承接落实工作,确保各类事项有序承接、高效办理。指导县区做好赋予乡镇街道“涉路施工许可”、“占用公路两侧边沟批准”2项县级行政许可权限工作。精心实施省级以上开发区3项行政许可1项公共服务事项赋权工作,确保放得下、接得住、用得好。
2.严格规范执行招投标制度规则。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规范招标文件编制工作;持续清理各类针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外地企业设置的门槛、 不合理限制和差异化待遇,保障企业依法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全面推行保函(保险)替代工程建设项目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工程质量保证金。加强对中标人履约行为的监督管理,督促按照合同约定兑现投标承诺,及时纠正违约行为。
3.强力推进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力争2023年实现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破题。鼓励港口企业与铁路、航运等企业加强合作,推动煤炭、矿石、粮食等大宗物资中长距离运输“公转水”“公转铁”,进一步降本增效,提升运输服务质量。
4.持续优化交通营商环境。聚焦省、市政府营商环境提升行动,高质量完成包容普惠创新、跨境贸易、获得电力等领域工作举措。提升企业诉求办理质效,注重解决“一类问题”,增强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致力审批流程更简,增强审批服务质效
5.加强政务服务清单化管理。持续深化“全省一单”权责清单制度体系建设,全面梳理全市交通运输政务服务事项,动态修订完善全市交通运输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及时更新调整全市交通运输行政许可事项办事指南,明确各级应承接的政务服务事项,做到应认领尽认领,并在市政府网站、安徽政务服务网(六安分厅)和市局交通运输门户网站同源发布。进一步细化梳理国家事项清单认领情况,确保国家事项清单应领尽领。
6.全力优化审批流程。严格执行《六安市交通运输局行政审批工作规则(试行)》,加强行政许可实施情况的指导,推动交通运输事项在全省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对变更、备案、公共服务等一般性交通运输事项采取申请、办结两个流程办理,力争在审批环节上减少20%、在审批时间上减少20%。
7.深化交通领域电子证照应用。依托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工作机制和技术架构,推进交通运输电子证照跨区域互认和核验,制作和发放的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道路客、货运)、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道路客、货运)、道路运输证(道路客、货运)、营运客车(包含道路运输证、道路客运班线经营信息表的信息)、国内水路运输经营许可证、船舶营业运输证、内河船舶证书信息簿等7类电子证照跨区域跨部门互信互认。
(三)致力工作效率更高,全力实施试点改革
8.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围绕企业和个人交通运输全生命周期,按照“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端)受理、一网办理”的要求,优化业务流程,通过系统对接整合和数据共享,推动关联性强、办事需求量大、企业和群众获得感强的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提供主题式、套餐式服务。推动“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占用林地审核”“我要当出租车驾驶员”“我要开机动车修理店”等涉及多部门联合办理事项作为“一件事”一次办,实现申请人由“跑多趟”变为“跑一趟”
9.开展远程辅助审批试点。依托政务服务平台或交通部门自建系统,梳理远程辅助审批事项清单,制定远程辅助办理流程,推出的“视频辅导+远程协助”服务新模式,让企业群众与咨询辅导人员实现了“屏对屏”智能交互,在网上申报时,遇到不知道如何操作、填写等问题,可以通过视频通话的方式请求辅导人员帮助,也可以由辅导人员远程指导操作,满足精准化、个性化审批办理需求。
10.开展审管联动试点。建立“职责互补、政策互通、审管互动、业务互助”审管联动机制,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和“互联网+监管”平台,先行推出37项行政许可事项与对应事中事后监管事项清单,实现审批和监管信息共享、业务协同。
11.推进自助服务模式改革。依托安徽省一体化智能自助系统,推出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核发、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资格证等便民事项纳入自助服务模式。
(四)致力市场主体更满意,健全服务保障机制
12.完善容缺受理服务机制。依法依规编制并公布可容缺受理的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明确承诺的具体内容、要求以及违反承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细化办事承诺方式和承诺事项监管细则。全面推广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在线办理,规范线上线下办理流程,做到告知承诺书自动生成,企业和群众在线一键填报。(公路处、运管处、海事处,各县区每月至少形成1个以上告知承诺制案例)。
13.全面推行帮代办机制。按照自愿委托、属地代办、依法依规和便捷高效的基本原则,建立“市县(区)联动、分工负责、定期会商、协调督办、问题导向、改革推进”工作机制,编制并公布帮代办事项清单,为企业办理各类证照、审批、备案、核准、登记等手续。
14.完善惠企政策兑现机制。依托“免申即享”惠企政策兑现管理平台,健全兑现办理流程和工作机制,强化线上线下融合办理,实现线上咨询、线下办理无障碍,助力惠企政策兑现落实。
15.强化政务服务“好差评”。对照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要求,认真查找并整改存在的问题,全力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全覆盖、评价对象全覆盖、服务渠道全覆盖和差评整改全覆盖。依托市政务服务“好差评”平台,推进实现“好差评”联动反馈、“差评”核实整改和整改回访,倒逼交通运输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五)致力审批服务更优,抓好自身能力建设
16.夯实作风效能建设。以创建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优秀示范窗口为载体,大力弘扬“勤快严实精细廉”的优良作风,扎实开展“讲担当、促作为、抓落实”活动,着力解决“中温”“中梗阻”问题,确保窗口工作人员始终在状态,做好、做实、做精每一项审批服务工作,提高企业群众的满意度和点赞率。
17.营造宣传引导氛围。通过政府网站、新闻媒体、政务服务平台等渠道向社会及时提供通俗易懂的政策解读,宣传一批具有创新性和典型性的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做法,提升全市交通运输政务服务知晓度和美誉度。及时总结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的工作经验,广泛宣传交通运输政务服务领域的创新成就,讲好政务服务故事,树好政务服务形象。(公路处、运管处、海事处,各县区每月上报不得少1篇)。
18.加强业务能力提升。严格落实《六安市交通运输局行政审批服务档案立卷归档管理办法(试行)》,全面提升交通运输行政许可文书制作、归档及管理水平;用好“交通大讲堂”平台,通过邀请专家辅导授课,进行工作交流,开展难题会诊等方式,不断提升审批人员业务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保障措施
(一)深化思想认识。各单位一定要把深化“放管服”改革暨政务服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亲自部署,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落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放管服”改革暨政务服务工作部署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办事效率,为落实“放管服”改革暨政务服务各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细化工作责任。各单位要根据市局年度《工作要点》和《责任清单》要求,结合各单位实际,研究制定具体、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年度工作要点》和《责任清单》,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工作要点》和《责任清单》予3月15日前上报市局行政审批服务科。邮箱:lasjtjspk@163.com。
(三)强化任务落实。各单位要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严格落实责任,明确工作要求,做细做实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各项工作,为全市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市局将加大对交通窗口指导监督,着力解决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堵点、痛点问题。加强对各县区政策落实情况调研力度,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营造良好交通营商环境。